来源:斑小喜 日期:2021-03-23 09:47:09 浏览:1035
每一家新店开业前,店长和店员都领KPI:在门店周边3公里加微信,开业前必须加够400人。
而这400人,还必须满足2点要求:
第一,加微信的渠道有要求,选择便利店、米粉店、热干面店、快餐店等刚需排队的地方;
第二,加微信的对象有要求,不能是中年大叔,要加18~35岁之间的小姐姐们。
接下来,在微信群里发红包、优惠券,确保一家店在开业前,就已经找到了周边的稳定客群。
而当门店开业后,店长的KPI就升维了:开业一个月内,通过线下扫街、堂食、外卖等渠道,新店社群必须加满5000人。
一家门店如果有5000个周边客群,其中20%可以培养成稳定顾客,按照14~16元/杯、一个顾客一个月喝4杯奶茶计算,一个月的营业额能做到近6万元,这基本上能达到盈亏平衡点。
第二步:外卖100%回访,引流到社群
周边客群搞定了,就要把目光放在外卖平台上。
当每天都有很多顾客通过外卖平台和门店发生关系,但门店和顾客却无法直接产生联系。
那就依旧用“笨方法”,每个外卖顾客一一电话回访。
我们的电话回访一般分成两个场景:
第一是很满意,那就邀请顾客写好评加微信,有新品和福利优先通知。
第二种是因为破了、凉了、少拿吸管等不满意,立刻加上顾客微信,退钱或者重做,达到顾客满意为止。很多顾客“不打不相识”,因此成为忠粉。
总之基本实现外卖100%电话回访,最大限度把外卖顾客,加入到门店的“流量池”。
铁杆粉是邀约制,品牌周年庆、新品品鉴会、产品改方案等,都会邀约铁粉参与,很多产品的甜度、杯型都是结合铁粉意见调整的。
传播粉是筛选制,看的是活跃度,在社群中发言积极,擅长调节氛围,且对品牌好感度高的顾客,会被标注为传播粉,“如果没有传播粉,一个社群很容易变成死群”。针对传播粉,建议定期给粉丝发打折卡、代金券、优惠券等福利。
一般消费者,不管是在线上购买,还是到店购买,在当天都会收到电话/微信回访,询问是否满意,不满意可退可换,直至满意。
第三步:找到1%铁粉、9%传播粉、90%一般消费者
社群建起来了,还要把顾客分门别类,让同类型的顾客在同一个群里“遇见”。
怎么划分?
店长和店员,根据对顾客的职业、兴趣、社交平台活跃度等了解,以及消费金额、消费频次,把社群顾客分为:1%铁杆粉、9%传播粉、90%一般消费者。
对很多消费者来说,买车买房买家电有人回访很正常,但买一杯十几块的奶茶,对方也愿意认真听取你的意见,为你解决问题,体验感立马就不一样了。
怎样让顾客愿意留在你的社群里?
建群容易运营难,稍有不慎,顾客群就会变成“一潭死水”。在运营上,也要做一些固定的套路。
1、建立信任,进货管理都在群里发
所有生意的本质是流量,所有交易背后是信任。
在社群中建立品牌信任感,是第一位的。每天在社群中,门店开门、打烊、进货、日常管理、新品研发、培训等照片,都要在群里发。
以前这是店长对公司内部发的,现在都对外发布了,要给消费者汇报,我们每天在干什么,让大家喝得放心。
2、“巧立名目”发福利
下雨天打折、周年庆促销、上新福利、本社群专属优惠、红包雨,每天“巧立名目”的宠粉,给顾客制造一个又一个点单的理由。
3、每天发一些“对顾客有用的资讯”
店长每天还有一个硬性任务,必须发一些“对顾客有用的资讯”,比如一些热点新闻、生活常识,总之让顾客时刻感受到门店用心。
——这三个运营方法,必须有SOP、有分工,不是想起来就做、忙了就不做。
最后,关于中小品牌如何做社群营销,小编给2个建议。
1、小店,尽量100%微信/电话回访
开店,是持续稳定的交付,其中30%是产品交付,70%心理交付。
不管开到哪里,做好产品是基础,管理好用户心理预期是能力。
现在对小店来说,上有喜茶、奈雪,下有蜜雪冰城、益禾堂,中间价位还有CoCo都可、1点点、书亦烧仙草、茶百道——单凭产品,中小品牌很难和连锁品牌竞争。
“能不能让员工多去服务用户,有多少奶茶店,会在意用户走了之后,是不是高兴的、满意的?”
小店100%回访,就是用“笨方法”让用户记住你。
2、社群的本质不是收割,而是服务
社群一定要有一些福利、优惠,但不要做成营销群。
社群的本质是承载品牌和用户的关系的载体,是品牌了解用户的真实诉求的场景,是吸取建议、改进产品,不让老板随意拍脑袋做决策的渠道。
所以,社群不是收割用户的方法,因为能长久的生意不是收割,而是服务。
说到底,店小规模小的时候,只有让服务更细,才能形成差异化,在用户心中种下品牌的种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