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斑小喜 日期:2021-03-20 11:50:14 浏览:869
提高复购,通常有3套策略
1、营销导向——低门槛“入场”,锁定多次复购
奈雪上架了”单品9折卡“:3.9元,3张单品9折券。按照奈雪的客单价,下单购买这张卡,几乎不需要犹豫。
作为资源充沛,行业前瞻能力强的行业巨头,百胜集团早就在为存量市场的跑马圈地做准备。
2018年,肯德基首次推出“大神卡”,38元有效期30天,每天都有大幅度的产品优惠折扣权力。
一直到现在,百胜都在“发卡”的路上一路狂奔:先后推出了“宅神卡”、“醒神卡”、“亲子卡”,以及各种形式的咖啡包月卡。
麦当劳也早早跟进,推出了麦乐送包月卡、早餐折扣卡,以及全系列的OH麦卡,每种卡都对应不同的用餐场景和产品优惠,目的只有一个:希望消费者每天都来用餐。
时间来到当前,类似的复购型促销越来越普遍。
奈雪小程序里推过一个“外卖月卡”,特别受欢迎:9.9元办卡,每日一单免配送费,30天有效。据奈雪统计,购买券包后客单价较购买前提升了4~8元。
诸如此类,利用营销促进复购的活动,套路都很相似:
以一笔“不高不低”的进场费,在“规定时间段”内,针对特定场景,指定“部分产品”的价格优惠。
从这样的促销活动里,也很容易揣测出商家的动机,希望消费者在短时间内频繁消费,从而养成消费习惯,排他性地成为品牌的铁杆粉丝
2、新品导向——持续提供新鲜感
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,当下的餐饮行业,高举“单品战略”大旗的品牌也越来越少了。
原先以“占领品类心智”为策略出道的餐饮品牌,都悄悄在改菜单,做加法,扩充SKU。在老乡鸡的公众号里,推送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新品上市。
而喜茶更是把每一次上新、经典回归,都当成了一次抓住年轻消费者注意力的机会,拍”商业硬照“、广告片,提升新品的影响力。
在一心占领品类高地的时代,餐饮人信奉“少就是多”,以精准而细分的定位追求单点突破,以放弃一部分消费为代价换来了顾客心智的强烈归属。
而现在,餐厅、饮品店,越来越怕顾客“吃烦”、”喝腻“,越来越倾向于让顾客多一些选择。
3、运营导向——把你宠坏,不再离开
2020年,会员运营成为了大多数品牌的重头戏,商家希望利用这种方式牢牢将流量锁定在自己身边。
“宠粉”体现在许多方面,对私域流量的开发花样翻新,是一个显著的特征。
在瑞幸声称其门店盈利之后,外界对其十分好奇。一番分析后发现,瑞幸的私域流量财产在今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去年7月份瑞幸咖啡的私域用户就已经超过了180万人,一共建立了9000多个围绕门店的用户福利群,这一数字还在高速增长。“首席福利官”在粉丝群中不停地发券、推新品,每天可以为门店带来3.5万杯订单。
有统计显示,私域流量运营让瑞幸月消费频次提升了30%,周复购人数提升了28%。
许多线下活动落地能力强的餐饮品牌,则热衷于组织粉丝聚会,给粉丝“造节”。上海兜约下饭菜的年度VIP用户组织到迪士尼跨年;彼酷哩烤全鱼的“鱼粉节”已经办到了第七届;老乡鸡每年一度的“冬至鸡汤鸡”请用户免费喝鸡汤;爱达乐的粉丝家年华,烤匠的麻辣上瘾节......
还有各种各样的泛会员化营销,把企业发展事件和会员活动联系在一起,反复巩固品牌和企业的情感链接。